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想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数学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独立的一种探索活动,是一种学习前的心理准备过程,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摸索出学习的路径,积累自学的好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让课堂教学焕发耀眼的光彩。
关键词:营造氛围;课前预习;高效课堂;明确目标
一、 数学预习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使学生对知识的初步内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预习是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自学的过程。鼓励学生预习是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预习使学生明晓知识的重难点和自己的困惑,为课堂学习扫除部分知识障碍和查缺补漏奠定基石。对预习过的内容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课堂上就会有针对地提问,进而思维碰撞,创造火花和迸发灵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起点,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 数学预习的举措
预习环节是对教材文本的认真研读,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设计预习作业,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价值和吸引力,并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预习兴趣。预习要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作业去预习。
设计阅读性作业——发现问题。有效指导学生预习,看看预习内容是什么及与先前所学知识有无联系,新知识自己能否理解等。引导学生预习阅读,带着问题通过预习解决自己的疑惑。设计尝试性作业——激发欲望。预习架起了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有效完成预习作业。课堂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平台,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强化课堂教学。
完成有趣的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完成预习题,真正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可设计有趣的预习作业,如“百度搜索”——查阅资料、“搜狗问问”——向老师提问、“我的文件夹”——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等。
三、 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精心编制预习学案,设计有效的课前预习目标。学生根据具体的预习目标展开活动,借力预习学案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编制学案要有特色和创新,方便学生的质疑和探究。学案在问题设置和素材提供时应关注会引起多少新问题。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揣摩题目用意或意图,也可将课本同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借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预习学案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要体现分层原则。预习学案编制时可以设计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选择自己的需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达成自己的预习目标,通过预习获得自己所需的发展,进而实现课堂学习的精彩纷呈。预习学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辅助材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切实可行的有效帮助。精心设计预习检测并予以及时落实,检测的设计和落实必须要围绕预习要求展开。预习检测可借助课前10分钟实施,形式多样化,或默写,或学案检测,或板演知识体系等。重视预习检测的力量,既帮助学生找出疑惑点,解决预习中的问题,保证学生预习的高效性,充分展现学生预习的成果,更为教师课堂教学找准讲点,课堂的精彩由此开始。
四、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质疑
预习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课前预习就是提出问题和寻求困惑的过程,倡导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写出自己预习中的疑问和思考,要更重视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新见解和新思路,通过预习让学生的新旧知识连贯起来,预习过程中的疑问、思考和新见解就是课堂学习交流的重点。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示范如何在预习中找问题,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找思路,教会学生提问题和找疑点的方法。学生课前预习做到给时间,给要求和给方法(三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学生课前预习的蓝本,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是课前预习的基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精心布置课前预习,实现课前预习的有效和高效。重视检查预习效果,摸清学生学情并督促学生自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重心是给学生释疑答惑,以学生的预习为基石,根据学生自学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策略激趣课堂,恰如其分开展合作学习,巧妙展示重点内容,多样化开展课堂教学。
五、 预习对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和检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重视预习,让预习引领课堂学习。用预习培养起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串联起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断点。预习易使学生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
鼓励学生借鉴例题解答过程展现自己的多样化见解。预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教科书,运用智慧填补教科书的留白,多角度提问题谈见解。学生预习也拔高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须以发展的眼光拟定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预习和教学内容灵活开展教学,及时把控调整课堂教学过程,灵活多变处理教材。强化课堂教学生活化,巧妙将教材思路转化成学生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空间。
六、 课前预习使课堂更加有效和高效
学生在持续的有计划的预习活动过程中,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预习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能突出重点难点,又能联系实际,为进入“课中探究”与“课后延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自学教师明确认识到“三维目标”不仅是教学目标,而且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自觉换位思考,站在如何指导学生預习,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预习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紧密结合,教与学目标融为一体。课堂上师生目标共识,资源共享,教学相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点拨学生课堂学习中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能够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凤鸣.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3).
[2]周露娣.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作者简介:
张靖丽,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五合镇刘寨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