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朝着时代化、信息化发展。新的时代需要更多的人才,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具备优良的创新性以及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新时代下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向着课程综合性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科教育可以促进小学教学的素质教育改革,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其教学时空自由、教学资源量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三个优势特点出发,对信息技术与学科实现有效融合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融合
一、 前言
近年来,教育部就《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方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做出了要求,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的能高效达成。在新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信息技术由于其特有的时效性、普遍性非常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學习以及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的人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根据遇到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的办法,高质量、快速的完成每一件事。在中小学课程当中,任课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人生的初期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加强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还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每节课的收获都是丰富的、高效的,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两全其美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 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功能与学科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多种图文、录像等各种资料,在小学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科的课本知识过于抽象,对小学生进行形象演示,可以加快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速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资源转化成图文并茂,形象简洁的“速食”知识,增强了学生理解逻辑抽象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程质量。
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能创造出与学科相应的情境,达到引人入境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成山”当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当时李白愉悦高兴的心情,不仅使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更深,还能引领学生品味意境,对于人生价值的引导具有深远意义,还能使学生在情感意境当中学习知识,这些是传统语文教学以及插图教学所达不到的。另外,在自然课程中,很多神奇的现象单靠语言表述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神奇现象的情境再现,给学生提供真实、可靠、形象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三、 发挥信息技术的信息传输自由的优势与学科教学融合
目前人们对于新时代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从潜意识上就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很多任课教师也是这样认为。然而新时代的教学以及学习方式更偏向于自由,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网络资源,丰富而又充实的网络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各种需求,而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快捷方便,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教师在网络上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在21世纪初期,我国就十分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设立了很多学习网站,网站中收录了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料与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浏览这些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下节内容的疑难点进行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结合数据库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网络上收录了优秀学生的学习资料以及知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建议,任课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充实,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很多老师会将自己主讲的课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来做一些辅导,以解决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和疑难点。
四、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电脑等进行交流与合作。笔者认为,小学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动态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进而进行沟通和讨论。
目前,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建立了学校教育网站,所有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可以登录学校的教育网站进行教学交流。学校的教育网站一般分四个登录入口、分别是学校领导登录入口、教师教学登录入口、学生登录入口和学生家长登录入口,用户在每个登录平台上都有相应的交流学习权限。例如,任课教师登录教师教学登录入口以后,教师可以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计划,并上传教学视频和课程。学生用户使用平台包括上传学生作业和留言的功能,或者将教学课件下载到教师平台进行自学。
五、 结论
从整体上来讲,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因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必须深入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主动接受信息技术教学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教学素养,从而使学科教学质量更高,课程教育更加灵活。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重视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完善信息技术设备等硬件条件,还要组织各种信息技术教学和培训,增加本校教师的软实力,为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学校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树明.科学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6-7.
作者简介:王新忠,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地恩地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