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灵活多变,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进行学习,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对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一、 前言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很高的热情,但是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则难以调动积极性,历史是一门专门研究过去的学科,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历史内容十分无趣,学习兴趣不高,同时还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来学习历史知识,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在新时期下,初中历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可以积极的探索、学习,在以学定教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通过“以学定教”可以获取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心理;另一方面也高效率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促进了历史教学改革。具体而言,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意义在于:
(一)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了良好的兴趣,才会采取各种手段来积极的进行知识探索。“以学定教”要求在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可以长期保持这种学习欲望。在实际中,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规律,并提升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优美图片的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青铜器的图片,并为学生讲一段小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及形象的图片,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进行知识探索。
(二)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规律,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关键就是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来深入的思考人类发展规律,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感悟、体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措施,实现“以学定教”后,不仅能促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同时还能指引学生对历史知识背后的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如学生在自主探索“西安事变”的内容时,通过对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各党派谈判进行研究,会感受到历史发展的不可逆性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要跟进时代发展。
三、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创建探究性问题情境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教学目标及内容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问题中更加深入的学习历史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实践访查等手段来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可以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问题的开放性、探索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动荡的春秋时期》内容时,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粗略的浏览,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春秋五霸分别是谁?其地位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卧薪尝胆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根据视频进一步了解到春秋时期的事件,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探究下列问题: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齐桓公为什么首先称霸?春秋称霸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教师可以让各组学生在探究结束后,派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引学生探索春秋争霸的特点、意义,使得学生可以用辩证思维看待历史,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 加强课堂互动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构建一个互動式场景,让学生可以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扮演相应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在课堂上将历史事件还原出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学生在历史人物扮演中,会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代表着清政府,另一个小组代表着英国,两组以鸦片战争为背景,开展谈判活动,最终签订《南京条约》。通过这样的互动式课堂组织,可以极大地加深学生对《南京条约》的记忆,同时还会让学生全面把握《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并且能引导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深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学生设置一些巩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答,从而全面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 巧用历史故事引导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历史知识缺乏一定兴趣,但是对历史故事却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历史故事具有丰富的情节,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历史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讲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影响,并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为大家讲解魏源《海国图志》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化引导,学生就会对鸦片战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学生还会在故事查看中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
(四)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难度较大,无法深入的理解历史规律,甚至会出现思维混乱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效果。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悟这些知识。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知识时,很多学生会感觉这部分内容十分抽象,且没有什么意义,学习兴趣不高,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视频来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近代工业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历史观念的形成。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在独自思考、合作探究中,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并对历史价值有深入的认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素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132.
[2]彭双江.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69.
[3]曹文广.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26.
[4]韦恩辉.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3):163-164.
[5]林渊岚.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大观,2018(23):139.
[6]王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142.
作者简介:王荣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惠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