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互联网+”催生教学发展新形态,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别于传统教学形式,其时间短,方便自主学习,通过科学设计,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本学科抽象、综合性知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文章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实施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不仅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内容短小、形式多样、自主性强的特点,它能够让学生根据学习需求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新课改实施以来,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是络绎不绝,可以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的探究是一线地理教师谈及的永恒话题,而微课与高中地理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学习模式的改变,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预习新课,到课堂教学,到复习备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微课准备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闪光点,促进自我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 高中地理微课的内涵
“微课”通常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在不同时空的学习,微课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科中的某个关键知识点进行讲练,展示学习过程,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学习思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达成学习目的。一节完整的微课,也需要有非常完整的教学思路。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提升学习兴趣和学科效率;微课的载体是网络,利用网络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制成音、视频,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微课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自主选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更高效,更易掌握。
二、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 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细、透
高中地理微课可以针对一个小知识点展开教学,如区域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一节中,对荒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的讲解中,“干旱”对植被的影响,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路上分析,可以从景观特点,到成因,到影响,甚至模拟在既有条件下未来景观变化,即可以做成一个微课,让学生学习更加细致,理解更加透彻。
(二) 微课资源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微课资源的呈现,可以借助当前的“互联网+”,从文字、动态文字、图片、动态图片、各类音视频、3D、VR(虚拟现实技术)等素材多种多样,展现效果具有强冲击力,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使用案例如支付宝“蚂蚁森林”中,对荒漠化治理的呈现,都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 微课学习让高中地理教学不再受局限
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采取除常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地点,观看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不仅丰富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并能够做学习上的延展。
三、 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制作
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要精读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做好内容选题、微课教学设计、各类录制工具等前期准备工作。
(一) 微课内容题目的确定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师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微课的需求情况,确立微课选题,一般而言,对学生容易有困惑的难点、重点,要优先选择,微课题目的选择要求精准,不能过大,失去微课教学的意义,也不能过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
(二) 微课教学设计的要求
高中地理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微课更有前瞻性、计划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要在微课的导入、内容讲解上下功夫,如微课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尽可能短小精悍,承上启下,尽快进入学习过程,微课内容的讲解或者呈现,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繁入简的过程思维,提升学习效果。
(三) 微课呈现形式的确定
根据现有的教具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呈现形式,如对学生無法亲身实践的知识点,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很多知识点就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动画进行演示,如《山地的形成》一节中,通过动画演示背斜与向斜,《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中,通过动画演示河流的下蚀、侧蚀等作用展现V型谷、U型谷的形成过程,可以很直观、形象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借助声光电等多种形式触动学生,避免学生产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让学习过程更有效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点,现在也有了VR技术,可以将整个世界放在学生面前,足不出户,了解整个地球运动的知识,让学习成为一种体验式的乐趣。
(四) 制作过程的要求
除需要准备各类录屏软件外,要能够搜集尽可能丰富的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素材,借助一些视频软件,能够对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剪辑、过渡,对必要的环节、展示过程中,要加适当的字幕及其呈现效果,必要时对配音删减,甚至进行必要的重新录制压缩,都是对教师现有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全部制作完成,主要设计的教师可以作为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主备人,进行教学反思,并交由学科教师进行集体研讨,评价更新,借助一些网络平台,或者学校提供的共享平台,让学生能够下载学习。
四、 高中地理微课的应用环节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微课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导入、释疑解惑、查漏补缺等不同环节中进行使用。
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一节中,通过西北地区位置、景观的呈现,可以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让学习有了学科背景,在导入过程中,通过一些新闻资料,如“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节日主题资料,唤起学生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念实现。在教学内容上,如在《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中,通过微课视频的引入,呈现“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两者的差异,通过微课教学的视觉呈现,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学生相关学科知识,同时也呈现地理学习过程,要重视逻辑思维,构建地理学习框架,增强地理学习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对重难点的解析过程中,微课也有与常规高中地理课堂不一样的优势,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中,水循环的类型、不同水体之间的补给,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微课设计,可以用动画、视频的形式,直观展示各类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进而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的。
在高中地理学科复习过程中,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对学科知识接受能力,教师教学反馈能力不同,所以学习效果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差异,而微课的设计与使用,则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相应微课内容,进行反复观看、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繁杂、琐碎,怎样将学习内容建立体系,形成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中,对某一区域的某一专题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甚至可以多角度呈现学科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学习的细节,学会知识迁移与应用,提升地理学习的综合实践力,真正体现地理学科思维的构建,以区域地理学习为背景,形成科学的地理核心素养。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的大趋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要随之进行改变,微课教学适应了社会发展过程,能够结合新课标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科学性,体现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岩.在高中地理实行微课教学应用分析[J].高考,2017(27).
[2]李冉,徐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例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
[3]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作者简介:张超,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