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关键,是完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是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做好学生的科学引导任务,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主体,应该寻求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实验课程有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实验;教学方式;科学引导
小学科学实验的探究性教学是作为小学科学实验的关键一步,教师应该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 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自主探索
小学实验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很容易操作和实现课本上的任务,但是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进行合理的逻辑判断。当然,课本上的一些实验难度系数高,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也无法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教师应该建立问题导向性的体制,在做实验之前推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并让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当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现象背后的问题了解时,这时学生就不单单满足了解基本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背后的规律和理论进行探讨。教师这时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了解问题背后的规律,这才是小学科学实验的关键所在。
比如,最简单的《摩擦生热》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做出实验现象,但是对问题的本质却还是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做这个实验时,教师应该提出问题“为什么铁丝会发热,它经历了什么样的摩擦”,然后建立课堂小组,让学生积极探讨发热的本质,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铁丝的内部损耗的摩擦导致的”,然后让学生进行论证,可以通过称重的方式确定。建立这种问题导向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实验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探索模式。
二、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的能力,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现象去了解事物所蕴藏的科学规律,并且加以合理的运用,从而逐渐形成自己去认识科学事物的方法。因此,小学实验课堂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然后展开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逐渐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将从课本和大纲的教学理念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學,只要通过这种方式的合理转变,无论是在实验课还是实验讨论课上,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提升自己的本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是肯定存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要尊重这些差异性。要根据每个学生对于实验问题的接受能力为基础,建立起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杠杆的实验原理》时,某些学生对于杠杆的受力缺乏合理的认识,教师此时不应该采取单纯的知识传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他们以合理的讲解,像“以前玩过的跷跷板”这就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设计的,而不是采取僵硬的模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仅不能学到科学知识,会逐渐打击学生的信心。小学科学实验关键不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形成自己科学观。
三、 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各种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教师提供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原先实验教材中抽象的实验过程变成动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容易,学生也会学得更快更好。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好这种资源,在实验讲解过程中进行合理地把控,从而真正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教师在做《食盐粘结剂》的实验时,可以制作一个动画,主要通过分子的方式去展开,着重在撒上食盐后冰块分子与食盐分子的变化情况,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对这个实验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当然,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动画的制作,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教师应该开展以课堂现场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一个实验,首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理论,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地补充。而这种补充方式就依赖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可操作性,可以向学生传授这个实验在生活中的更多的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进行《光的折射》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慢速回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束光的折射过程,在这之后,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基本懂得折射的基本原理。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折射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潜水艇的望远镜。
四、 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而在这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合理的方法去提升小学教学实验的课堂效率,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方法是重点。教师应该合理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然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黄亮.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数学方式的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3):53-54.
[2]赵永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2(12).
作者简介:席宏,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南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