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直观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探讨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式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迎合初中数学模式创新的节奏,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探讨
为迎合新课程教学改革,情境教学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方法的选择。情境教学很好地改变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枯燥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低等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将情境教学更好地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呢?我将从情境的创设和导入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 直观情境
由小学升入初中,数学的抽象性及课程的难度都上升了一个层次,理论知识通常不能很好地在脑海里建立出一个形象具体的认知,通过其他方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化、抽象化的展示给学生,将难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接的感知,使得学生可以快速地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如:借助投影仪,将正方体、圆锥体等立体的几何体通过旋转、拆分,不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正方体的6个面以及感受各个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发现圆锥体在展开后之后是由一个扇形面和一个圆面组成,对圆锥体表面积的计算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 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建立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还可以让学生们从具体的一个情境中去发现、探索数学问题,从而激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数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潜能。因此,要结合教学方向和章节的基本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在思考问题中产生求知欲,进而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
如:开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时,我们可以按步骤提问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含有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等,大家应先计算哪一步骤?待学生们对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可以再结合运用进行提问:A有4枚游戏币,B游戏币的数量是A游戏币数量的平方,C游戏币的数量是A游戏币数量的2倍,D游戏币的数量比A游戏币少3枚,那么请问A、B、C、D一共有多少枚游戏币?
三、 开放情境
(一) 数学开放题的利用
数学开放题指的是已知条件不完备,解题方法途径具有多元化,答案结果不确定的题目。我们将传统题目与开放题目进行对比,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就有了其特定功能。开放题目的解答过程是一个学生自身创造和探索的过程,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非常的有利。
如:将传统题目的已知确定的条件改成多个不确定的条件,需要经过学生们根据自己思维进行筛选或者整理,然后得出各种正确的答案;也可以提前给出条件和答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路对答案进行证明;此外,将传统的数学题目进行环境、条件、结论的拓宽,让学生们发散性地思考、讨论,或者让学生自身假设条件等,都可以将常规性数学题目变为开放性的题目,使得教学质量与学生成绩可以共同提高。
(二) 开放教学情景的利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相对于新课程改革教学而言,偏重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过程本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学生之间需要多多互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们自身可以更加轻松愉悦地学习,更使同学们之间得到了交流与配合。开放教学情景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也提供了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督促,鼓励,启发。
如:结合课题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学习小组的方式既可以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利于小组内部同学彼此的交流,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交流多了,解题思路也就多了,在自己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的同时也就避免了其他同学身上的错误。合作意识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小组集体意识。
四、 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和其他的知识一样,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因此要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传授和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实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
如:汶川地震后,灾区急需救灾帐篷。A服装厂原有3条成人服装生产线和4条儿童服装生产线,生产线准备转产,工厂打算用4天时间生产800顶救灾帐篷支援汶川灾区。如果启用2条成人服装生产线和1条儿童服装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帐篷100顶;如果启用3条成人服装生产线和2条儿童服装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帐篷160顶。每条成人服装生产线和每条儿童服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多少顶?将数学情境与身边的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五、 动手情境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很多时候,改变传统的思维想象,用手实验得出的结论往往让学生们会对一个理论知识更具印象。
如:在讲授《三角形三个内角和180°》这节课程时,可以课前先让学生们各自准备一个用纸板做的三角形,尺寸大小、形状不限。上课时要求学生们动手将自己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把这三个角拼凑起来,就会得到唯一的一个答案,三个内角和等于180°。这堂课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动手的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他们牢牢记住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180°”。
六、 故事情境
众所周知:兴趣对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对听故事有着很大的兴趣,借助一个好的故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有理数乘方》这节课上,给学生们讲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人要嫁女,这个时候他得问女婿要聘礼,他有两种要的方法:
1. 一次性让女婿拿出10万。
2. 让女婿订婚后的一年里按天给,订婚起第一天给1块,第二天2块,第三天4块,第四天8块……这个时候让同学们选一种收聘礼最多的办法。当同学们发现第二种方法收到的钱比第一种多很多的时候,他们就会很惊讶和好奇。拥有强烈求知欲的他们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激发他们的热情。感受到了乘方的威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学需要方法,迎合新课程教学改革,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已是一种主流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何瑜.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8.
作者简介:沈永玲,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徐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