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错误是阻碍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拦路虎。本文基于典型错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错例,提出相应改进数学教学的实践措施,有效地规避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错误,成功破解数学学习的难题。
关键词:典型错例;多例分析;教学改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呢?导致这些错误的共性原因是什么?怎么做才能改进数学的教学的效果?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避免做错,是数学老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典型错例分析,探索寻找改进数学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
一、 小学生数学典型错例
(一) 概念错误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因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可能会理解不了或只理解一部分,不能理解透彻。对数学概念内涵、外延把握不准,弄不清楚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导致在具体实践中出现错误。
(二) 计算错误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计算在小学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项“细活”,但是小学生经常在计算中出现计算法则错误,计算公式错误、混合运算等错误等。
(三) 应用题错误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学生结合数量关系,进行合情合理思考和推理,寻找解答方法和途径。但是,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在解题中会出现错误理解题意、条件把握错误和数量关系错误等问题。
二、 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一) 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讲清、突破、掌握重难点,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才不会出错。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为了更好帮助小朋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学生突出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懂得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教师组织学生探索“114×23”的算法,重点讨论学习“列竖式”,并重点标注了先算114×3,再算114×2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1 1 4
× 2 3
3 4 2
2 2 85 7 0
积的书写位置错误
1 1 4
× 2 3
3 3 2
2 2 8 2 5 1 2
(二) 通过对比,清晰认知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抽象能力、思维水平等都还不高,对一些形似但实质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很难正确辨析区别。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混淆知识点,将相似的数学概念、性质等混淆。所以针对相似、易混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避免学生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在数学解题中,小学生经常把图形的面积计算为周长,把周长计算为面积。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两个知识点时没有真正区别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对比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不一样?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怎么计算的?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构建知识点,能清晰認识和区别,自己就能改正错误,避免混淆。
(三) 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学会有效审题
很多学生,对于审题,老是比较随便,轻易下结论。如,“五(3)班36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他们3小时共植树108棵。问:五(3)班学生平均每小时植树多少棵?”一题中,典型错误就是把所有数据都用进去,连除,108÷3÷36=1(棵)。这是典型的因为审题不清楚,导致的错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教导学生学会有效审题。审题需要学生从题目本身去找切入点,获取需要的信息。因此不但解题前需要审题,解题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审题,是循环往复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一边结合题意,一边回顾解题过程,解释每个符号和数字所对应的意义,让学生能正确筛选有效数据,正确解答。
(四) 布置陷阱,找陷纠错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反复思考,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犯错是一件常见的事,这需要引导学生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布置陷阱题,让学生站在“小老师”的角度,主动分析常见错误,对数学错误进行纠正、规避。如“有两根一样长的绳子,一根取50分米,一根取全长的一半,问:两根绳子剩下的哪一根长?”
一题中,一部分学生立马回答是一样长,一部分学生觉得前者长,一部分这部分学生觉得后者长。这些想法的学生都掉入陷阱。当老师拿出两根1米长的绳子、两根短于1米长的绳子和两根长于1米长的绳子时,一部分学生立刻明白过来,然后让他做小老师,进行分析解答,给大家讲解自己原来错误的想法,及现在清晰认识到错误以后怎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在同一个题目中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犯错—识错—纠错”中经历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陷阱,故意引导学生犯错,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生思维碰撞,掌握正确的数学知识,实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学效果。
错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分,是学习数学时的必定会遇到的,可以说,从开始学数学,学生们就一直在和错误打交道,本文从小学生典型错例出发通过分析小学生概念错误、计算错误和应用题错误中的典型案例,提出讲清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对比,清晰认知;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学会有效审题;布置陷阱,找陷纠错四大策略,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汤春燕.典型错题库:小学数学教学新资源[J].上海教育科研,2015(5):80-82.
[2]童军英.小学低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教育,2017(12):28-29.
作者简介:杨斯超,浙江省诸暨市,浙江省诸暨市阮市镇视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