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体育风尚封面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体育风尚》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论文鉴赏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发布时间:2022-03-02 阅读数:398

摘 要:班级管理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通过具体方法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的作用,如果不注重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有所缺失。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因素;个性心理;个性发展

一、 前言

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扩充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心灵,这也使得学生的个性心理可以较好地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培养。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是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思想境界,为其日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础,有利无害。据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二、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与学生的个性心理密不可分,因为班级管理本身就包含着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因素。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班级管理教育的这一性质。对于学生的个性心理来说,其是班级管理积极性的集中体现,需要教师合理培养,进而促进其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其思想境界。

三、 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个性心理进行培养的对策

(一) 对班级管理过程进行创新

教师想要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就必须要对班级管理过程进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新时代教育的优势,保证学生的个性心理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的主题班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在课前就搜集很多其他成功人士的案例,让他们能够在直观的观看体验当中产生对独特个性魅力的向往。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地运用多种创新式班级管理方法,如討论班级管理法、引导班级管理法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诠释新型班级管理的真谛,合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二)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在现实情况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核心,对学生当下的心理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心理行为。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着盲目从众的心理,甚至整体社会都存在着这种风气,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就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入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通过班级管理让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多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的性格更加完善。

从具体的案例来看,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堂进行布置,将学生们的课桌椅围成一圈,之后和学生们平等地对话、聊天,这种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的方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具体行为。同时,教师必须要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保持真诚的态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样的平等交流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为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

(三)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教师要想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培养,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父母对孩子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性格的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家长本人都具有从众心理,那么学生又怎么可能具备独特的个性?面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应慎于言行。此外,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与家长合作,使他们能够做学生的益友,学会宽容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的目的。

从案例来看,很多教师都定期组织班会,邀请学生的家长来参加。在会上,教师会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展示,之后和家长交流意见,加强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日常行为进行意见交流。对于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而言,其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追踪,而不是探讨学习成绩问题。找到学生的个性心理思想的基本情况,充分地改善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要远比单一的提升学生各学科分数更加重要。

(四)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由于家庭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现在的一些孩子自私自利,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再加上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且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和打击,他们的心里相对脆弱。这样就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班级凝聚力。所以在培养孩子个性心理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如在小组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每个小组成员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在小组精神的带动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在广播操比赛的活动中,同学们为了班级严格训练,以“一帮一”“同桌同学互帮互学”,纠正错误动作,大家齐心协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比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归属感,真正体验到了“我以班为荣”“班以我为荣”的自豪感。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或者运用微课手段制作视频,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从网络平台上获得丰富多样的信息,丰富班级管理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深化个性心理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海涛,苗建峰.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创造性个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6).

[2]尹淑文.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3]刘习富.班级管理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2(4).

[4]张树文.班级管理中易导致的几个误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2).

作者简介:汪玲,二级教师,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


编辑整理:体育风尚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