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体育风尚封面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体育风尚》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论文鉴赏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布时间:2022-02-24 阅读数:484

摘 要:微课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知识为内容设计开发的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内容短小、精简优秀的教学视频。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微”,一是容量微;二是教学主题微。微课的“微”,决定了微课内容的开放性和其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因此,微课教学也适用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但是目前存在部分物理教师不知道如何利用微课开展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现象。基于此,笔者提出“利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教学”“利用微课构建虚拟物理实验”“利用微课促进习题个性教学”等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重点知识;虚拟物理实验;习题

随着21世纪电子计算机产业的不断发展,微课也随之出现了,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现代化物理课程的构建。下面将从“利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教学”“利用微课构建虚拟物理实验”“利用微课促进习题个性教学”三个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的策略。

一、 利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教学

对现行的物理教材进行研读,不难发现每节物理课程都会有一个或多个重点知识,如何对重点知识进行有效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而微课的出现,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重点知识的优化教学,促进学生实现物理重点知识的突破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这一教学重点知识,预先制作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微课视频,并将微课视频控制在8到10分钟,使微课既能阐述清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重点知识,又符合学生对物理知识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使学生在观看该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正式开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学习完本节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课后的相关习题再次观看微课视频,从而深化学生对这节课重点知识的认知,提升运用重点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 利用微课构建虚拟物理实验

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一大特色,有效的实验教学策略,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进行虚拟实验的构建,引导学生在实验微课视频的观看中,明确物理实验流程,理解物理基础知识,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光的色散》这节课的教学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物理实验,但是由于学生还不具备操作该实验的能力,而且该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验,那么很难保证学生不受伤害,而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红外线和紫外线”这个实验的话,那么学生必将会因为内容的枯燥、教学方式的单一而降低学习兴趣,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微课的出现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问题。备课时,教师从网络中搜索“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视频,筛选后将其下载。在《光的色散》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提前下载好的实验视频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给学生,构建虚拟的物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在直观观看物理实验微课视频的同时,明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学生对《光的色散》这节课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下载好的实验微课视频发送到班级学习群,让学生在课后对该实验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利用微课进行虚拟物理实验的构建,使学生在不降低学习实验内容兴趣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并规范物理实验的操作流程,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 利用微课促进习题个性教学

习题教学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习题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在物理习题教學中采用微课的形式,能够有效实现个性化的习题教学,促进“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实现。

例如,学习完《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这节课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如下学习任务:1. “用钢铁制成的金属块投入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2. “蛟龙号潜水艇在东海某地执行完任务之后,返回到长江某个基地。蛟龙号潜水艇在海面下和在江面下悬浮的时候,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3. “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五分之三体积浸入水中。求木块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和木块的密度。(g=10N/kg)”4. “如何用物理知识解释‘冰山一角这个成语?”等。通过以上分层次的物理习题,强化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形成能力。教师根据上述物理习题制作习题微课视频,内容是教师对上述习题的讲解,并且每道习题对应一个微课视频。然后,教师将制作好的习题讲解视频公布在班级学习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习题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促进物理习题的解答。可见教师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习题讲解,学生能从教师的示范中,强化解题思路,规范书写过程,有效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同时,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观看习题微课,为个性化的习题教学开辟道路,促进“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微课对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来进行重点知识的教学,构建虚拟物理实验,促进习题个性教学,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优化物理教学模式,促进现代化物理课程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林琦.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预习问题的设置——预习类微课设计探索[J].大观,2018(91):161.

[2]柴娟.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OL].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

作者简介:彭峰,广东省兴宁市,广东省兴宁市水口中学。


编辑整理:体育风尚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