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体育风尚封面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体育风尚》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论文鉴赏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20 阅读数:452

摘 要:新时期,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手法僵化单调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等问题,应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寓教于生活等方面寻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升策略

一、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基本概述

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语文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新时期,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素材,提高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主要从教师主导的课堂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手法僵化单调降低教学实效性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理解性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 教师主导的课堂忽视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要求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旧没有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将自己摆在主导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上,掌握着课堂的节奏,喋喋不休地讲授课程内容,却缺少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演化成“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弱化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流程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换位思考,容易使教学内容同学生实际相脱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 教学手法僵化单调降低教学实效性

小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有限,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情上,而且思维相对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依旧沿用传统、单调、僵化的教学手法,降低了教学实效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依旧借助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授教材内容,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和枯燥,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学生的抵抗情绪,甚至产生厌学行为。

(三)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理解性

小学语文都是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关注语文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弱化了教学的亲和力,疏远了学生同语文的距离。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面对枯涩、难懂的语文内容总是束手无策,教师要充分扮演好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立足于生活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忽略生活对语文的作用,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不能为教学活动服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提升策略探讨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提升策略可以围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互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提高教学活动亲和力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互动

新时期,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互动,打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制定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提问、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互动反馈的效果,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趣味性

教师要从小学生注意力有限、活泼好动的特征出发,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打造趣味性课堂,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进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新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将多媒体教学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声音和视频、展示图片和文字等,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甚至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语文知识的熏陶,提高教学亲和力,增强学生的满足感。

(三) 寓教育于生活,提高教学活动亲和力

寓教育于生活,拉近小学语文教学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亲和力和吸引力。小学生涉世未深,生活经验较浅,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生活,从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出发,寻找生活中简单化的教学素材,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四季》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讲讲四季颜色的变化和衣服的变化等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的神奇魅力。教师在上课时要经常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事例的选择要兼备真实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教学感染力。

四、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以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丽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无效为有效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29).

[2]杨学丽.激发 引导 培养 实践——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新探[J].新课程(上),2018(7).

[3]万海红.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J].教师,2016(13).

作者简介:刘为祥,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小学。


编辑整理:体育风尚杂志社官方网站